日前,上海科創-海望登峰CEO特訓營首期班第五次課程在上海中心大廈順利舉辦,同時迎來首期班結業典禮。特訓營是由上海科創集團與投中信息聯合主辦,浦東科創集團、海望資本、科投股協辦的公益性科技創業早期項目創業培訓平臺。
在培訓現場,濃厚的學習氛圍彌漫。學員們個個全神貫注,一邊聆聽講解,一邊認真做著筆記。即便是在課間休息時間,也有許多學員抓住機會,積極與導師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聯想到充滿活力的校園生活。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學員們的心聲,我們專門策劃了一組人物專訪,邀請他們暢談個人非凡的創業之旅以及沿途的心得體會。
上海光鍵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 總經理 張承勇
光鍵半導體掌握最核心的鍵合工藝技術,具有廣泛的工藝覆蓋能力,其專家團隊由中國集成電產業資深產業、技術人士及復旦大學知名教授等組成,共同為解決中美技術脫鉤狀態下核心技術與設備的不足,實現中國半導體產業自給自足,為半導體企業提供新一代的先進封裝鍵合設備,實現chiplet、超越摩爾等戰略構想提供堅實的基礎。
問題1:加入特訓營的收獲?
回答:之所以加入,一方面是因為上海科創-海望特訓營有雄厚的實力,另一方面,我了解到各行業的同學都會參與進來,這對于我們初創公司來說是一個資源共享、達成共振的機會。體驗以后,我覺得很榮幸,大家相處非常融洽,匹配度也高,甚至也形成了小小的生態產業鏈。參加特訓營也給了大家信心,不管經濟是否低迷,讓我們意識到在惡劣的環境中,我們不是孤獨的,大家可以彼此扶持。而且,我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以及從高品質的講師那里學到真正的東西。
問題2:創業初心及發展情況?
回答:我在2022年開始籌備光鍵,那時我一直在思考中國半導體芯片制造供應鏈遇到的問題,其中未來芯片,比如AI、HPC、自動駕駛等,必然在先進封裝中會出現大量和鍵合相關的翹曲問題,而激光鍵合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但國內缺乏合適的解決方案,國外供應商也被限制提供其產品。這無疑是一個技術瓶頸,但同時也是未來市場需求機會。基于這個契機,我查閱了大量文獻并做了深度調研,最終認為這個方向值得嘗試。
我之前是專注于半導體電鍍設備,對芯片互聯技術相當熟悉。因此,我們立刻注冊了公司,開始著手這個項目,并組建了一個資深的技術團隊。
從2023年1月開始,我們一直在穩步推進,目前已經有國內首臺的LAB激光輔助鍵合設備和高精度貼片機樣機,并且正在與主流客戶進行樣品打樣和產品驗證。此外,我們還在開發一系列產品:晶圓鍵合,PLP板級鍵合,臨時鍵合解鍵合,TGV激光改性,混合鍵合設備等。我們主要專注于解決國內鍵合領域的全方案解決方案,專注于芯片堆疊技術的提升和降本。這項技術對于芯片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正致力于填補國內市場的系列空白,真正為中國芯片產業的崛起貢獻力量。
北京鵬鵠物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CEO 徐佳康
鵬鵠物宇主要從事基于5G NTN的衛星物聯網系統研究與應用,為客戶提供衛星物聯網專網、衛星物聯網終端和衛星物聯網一站式解決方案,在地面網覆蓋不到的地方,為用戶提供全時、全域、全程的設備監控和數據采集服務。
問題1:加入特訓營的收獲?
回答:我原本是專注于技術領域的,對企業管理、投融資和財務等方面并不熟悉。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我從一個純粹的技術人員轉變為企業管理者。因此,我希望通過參加創業營來構建這方面的知識體系,哪怕只是獲得一些基礎的認知和理解,也能幫助我們在創業過程中規避許多風險,這是我參加創業營的第一個原因。
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創業經歷和經驗,我們之間可以相互分享,彼此啟發。
通過與企業家的交流以及參與各種考察活動,我有機會深入了解企業運作。由于我原本是技術人員,現在轉向產業領域,這其中的邏輯和之前是不同的。在這個過程中,我能夠發掘一些新的認識和方法。
我認為我們這次訓練營課程非常成功,應該持續舉辦,因為它實際上匯聚了眾多人才和多樣的思想,通過交流和碰撞,能夠產生新的想法和創意。目前的課程設計已經很豐富,相當不錯了,當然,未來還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動。
問題2:創業初心及發展情況?
回答:我們專注于衛星互聯網領域,選擇從事這個領域,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其一,盡管我國在衛星互聯網領域已有較大投入,但我們觀察到,在當前的網絡覆蓋情況下,物聯網通信的需求可能會更大。此外,這一領域的發展需要商業化公司的參與。其二,通過商業化運作,我們認為能夠更順利地實現國際化發展。我們相信衛星通信是一項天然的全球化服務,因此我們成立了這家公司。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將地面5G技術應用于衛星通信,實現衛星物聯網使用成本降低99%。
家園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 張宇寧
家園航天科技是提供從先進載荷到衛星平臺到衛星星座乃至空天數據應用的服務商,主要產品服務為高分辨率(空間分辨率、輻射分辨率、頻譜分辨率、時間分辨率)的低軌衛星星座。
問題1:加入特訓營的收獲?
回答:我非常感激訓練營,因為這里有四十多個來自不同行業的小伙伴,盡管我們背景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擅長的是手中的技術,無論是超聲、基因測序、材料還是衛星制造。然而,我們最不擅長的是如何將這些技術組織起來,或者說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整合人力、財力,創造商業價值。
我認為參加特訓營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通過講座的方式,我們得到了直接的支持,了解到那些投資商及在尋找技術的人是如何進行技術組合的。第二,我們也形成了自己的社區。我們這四五十個人既然有共同點,就能夠互相交流。
問題2:創業初心及發展情況?
回答:我們原本是中科院里負責衛星研發的單位,而我們公司的創始人現在在大學擔任教授。走上創業很簡單,是因為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們發現一些不盡合理或不充分的地方。在專業技術人員中,許多人可能在大型企業或體制內單位工作多年,對所在行業技術有著深入的積累和深刻的洞察。例如,我們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過去20年承擔國家任務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個普遍現象:體制內單位的工作圍繞國家任務展開,而這些任務是由上層的戰略規劃所決定的,這些項目積累的經驗,往往隨著任務的結束而結束。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的技術與應用,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創業的初衷其實很樸實:通過商業化的方式,使我們在承擔國家任務中積累的、我們認為優秀的技術、模式和應用場景得以持續發展。
上海佰測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楊亮
佰測科技依托中科院技術背景,將固態納米孔四代測序技術推廣應用,在產業鏈最上游突破技術瓶頸,掌握納米孔單分子DNA測序技術、納米操縱技術、精密器件加工技術、單分子診斷理論、生物傳感等關鍵核心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可應用于新藥研發、臨床應用、食品安全、國防與軍事等諸多領域。
問題1:加入特訓營的收獲?
回答:我是科投推薦來參加訓練營的,感覺挺好的就來看看。沒想到,這里的選拔過程非常嚴格,經過一番篩選才加入。一開始,我以為可能和其它我參加過的總裁班差不多,但來到這里后,我發現有很大的不同。從第一個模塊開始,我就感覺到了明顯的差異。很多其他班級到課程結束時,人數寥寥無幾,而這里從第一天上課起,我就感到收獲頗豐。講師們深受大家的認可,組織的活動也增強了我們的組織力和凝聚力。課程設計也非常棒,不僅從精神層面讓我們學習、領悟和感悟,還教會我們一些實用的方法。這個課程把很多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過邀請的專家和老師的精彩講解,以及課堂的氛圍,讓我們既學習知識,又學會靜心。我覺得這樣的課程設置非常好。
問題2:創業初心及發展情況?
回答:目前,我們在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技術方面,已成為全球領導者。公司注冊在閔行區,這一地理位置的選擇是因為我們與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閔行區政府以及七寶鎮政府擁有著關于成果轉化落地的協議。我們通過專利授權和轉讓的方式,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
在與創業者的深入交流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他們如同千里馬般,渴望被伯樂所發現。他們對上海科創-海望CEO特訓營所提供的平臺充滿感激之情,因為這里讓他們體會到,在充滿挑戰的創業旅程中,他們并不孤單,而是與一群有夢想、有熱情、有能力的人并肩前行。
正如上海科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傅紅巖在特訓營結業典禮上所講,我們舉辦特訓營的目的是為企業家提供一個平臺,幫助企業家在未來的創業道路上采集經驗,少走彎路,讓企業家能夠結緣上海,更快發展;支持企業家們跨界創新,深度融合,開拓新的創新機遇。